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帕金森病友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沉痛哀悼神经病学专家王新德教授

2009-11-5 10:2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461| 评论: 2|来自: www.54md.com/news/n17/238905.html -

摘要: 著名神经病学专家王新德教授逝世著名神经病学专家、老年医学专家、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编、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王新德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2009年10月31日7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著名神经病学专家王新德教授逝世


著名神经病学专家、老年医学专家、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编、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王新德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2009年10月31日7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王新德教授1924年11月24日出生于浙江上虞,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当时的国立上海医学院。1950年毕业留校,在当时的上海医学院附属红十字会医院(后改名华山医院)任住院医师。工作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1月他第一批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第一线,积极地为志愿军伤病员服务。1952年他被组织上抽调去留苏预备班学习俄文一年,1953年赴莫斯科,于苏联医学科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学习,1956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医学副博士学位。留苏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回到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工作,1961年调至北京医院工作,1961年起在卫生部北京医院脑系科任副主任、主任。1993-1999年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1994-2000年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名誉总编。

王新德教授在医疗工作上一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精心诊治,医德高尚,严于律己,对周围青年医护人员既悉心培养又严格要求,是年轻医护人员的严师良友,受到大家的敬重。由于王新德教授医术精湛,临床工作突出,1995年被北京医院全体职工推选为北京医院5位名医之一,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和证书。

他在几十年的医疗保健工作中贡献突出,1974年冬,毛泽东主席因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王新德教授为毛主席进行了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根据体征和症状王新德做出了正确诊断,医疗小组根据王新德的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并向中央政治局汇报。1975年毛主席的病情日见沉重,王新德教授作为医疗组成员,入住中南海,直至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去世。他曾先后为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诊治过疾病,我国多位国家领导人在他的精心诊治下,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他也因此六次获得中央保健委员会的表彰奖状和荣誉证书。此外,他还为多位外国元首诊治过疾病,并获得有关国家颁发的勋章和奖状。

王新德教授在从事繁忙的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还十分重视科研工作。1960年代初王新德在国内首先指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脑血管病的一种类型。他较早在我国应用抗凝疗法治疗脑缺血性疾病,首先提出我国人在口服抗凝剂的治疗剂量仅为欧美国家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此后他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了长达30年的随访研究,为该病的发展、转归、最佳治疗方案等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在他的倡导下,1962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脑血管疾病》,1985年又在他的组织下修订和出版了第二版。有关脑血管病的研究,他获得了1994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根据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王教授在1980年代初组织国内专家协作研究帕金森病最佳治疗方案,以达到用最适当药物的最适当剂量获得最佳疗效。由于王新德教授的积极组织推动,以及他自己认真地进行观察总结,从而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以及我国在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方面迅速与国际水平同步,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1990年王新德教授被聘为世界神经病学联盟锥体外系疾病研究委员会委员 。

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国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基本上是空白。1979年王新德教授首先在北京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神经心理研究室 ,率先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汉语失语症、汉语失读症和汉语失写症的独创性和开拓性研究。在上述研究过程中又发现了汉字的镜像书写现象,他又对镜像书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1993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他的倡议下于1987年在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下成立了神经心理学学组,并任学组组长。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召开了6次全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为推动我国神经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医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王新德教授根据我国老年医学尚处于有待开垦阶段以及北京医院医疗对象的特点,又把目光转到了老年医学这个领域。1981年他积极参与了《老年医学》一书的编写,同时他又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于1990年主编了国内第一本《老年神经病学》,生前还在组织第二版的编写。2000年组织全国有关专家编写大型神经病学参考书,全书共21卷,由他任总主编,于2008年全部出齐。此外由王新德教授主编的专业著作还有10本,参与编写16本。前后共发表论文158篇。

199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宣告正式成立,王新德教授被选为第一届神经病学分会的主任委员。他作风正派、民主,有事召开常委会与委员们一起协商解决,因而能广泛团结有关神经病学专家,共同积极参加和完成总会所组织的任务。作为学会的主任委员他尽心竭力地为推进我国神经病学的发展而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召开了5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交流会以及5次全国帕金森病专题学术研讨会,以提高我国在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病方面的诊治水平,并推动有关这些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召开了中日医学大会、中韩医学大会、世界华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中美神经病学学术会议。1999年在温哥华召开的《国际帕金森病及其相关疾病研究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作为委员之一的王新德教授积极争取主办第15届国际帕金森病学术会议于2003年在北京召开,并获得了成功。为了提高全国基层神经科医生的诊疗水平,他组织神经病学学会的委员们制订神经科常见病的治疗指南,供广大神经科医生参考。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建议(1998年)》、《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建议(1998年)》、《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诊断标准(2000年)》、《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年)》、《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年)》等。

王新德教授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王教授直至80高龄仍然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国内外的新知识,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组织编写书籍,传授新知识。2007年和2008年还主编出版了《实用临床神经病学》和《现代神经病学》,《老年神经病学》第二版也正在编撰中。2009年10月16日还参加了第12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并主持了大会学术交流。王教授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临终前一天还在查房。他治学严谨,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现在书写的门诊病历字迹是那样工整和清晰,病史和查体记录是那样的详尽。

王新德教授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医疗、教学、科研和保健工作的专家,是卫生部北京医院和我国神经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给我们留下巨大精神财富。我们将永远怀念他,学习他!

王新德教授永垂不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09-11-30 19:30
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引用 邵明 2009-11-5 22:00
王教授是帕金森病人的良师益友,他主导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建议(1998年),以及提倡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的原则"细水长流,不求全效;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效果",至今是我们遵循的原则.他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好老师,好朋友!

查看全部评论(2)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Archiver|帕金森病友之家 ( 粤ICP备10231723号 )  

GMT+8, 2024-4-23 22:37 , Processed in 0.0823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